|
车架疲劳试验台技术要求
|
车架疲劳试验台技术要求 一、 检测项目需求(一) 疲劳耐久(循环加载)检测项目为: 1) 车架水平方向疲劳耐久测试:具备15×24h工作制; 2) 车架垂直方向疲劳耐久测试:具备15×24h工作制; 3) 车架座垫疲劳耐久测试:具备15×24h工作制; 4) 车架平叉的扭转耐久测试:具备15×24h工作制。 (二) 静强度(一次性断裂)检测项目为: 1) 车架的水平方向极限强度测试; 2) 车架的垂直方向极限强度测试; 3) 车架座垫方向极限强度测试; 4) 车架平叉的扭转刚度测试。 二、 满足标准要求Ø QC-T 819-2009 《两轮摩托车和两轮轻便摩托车车架》 Ø IEC 61000电磁兼容满足系列标准 三、 技术要求(一)试验台组成:该试验台架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系统; 1) 试验平台或平板系统; 2) 试验工装(满足不同试验的通用工装); 3) 施力装置(加载系统); 4) 测试传感器(力值传感器HBM、位移传感器); 5) 控制系统; 6) 计算机系统(垂直与水平各1套系统); 7) 标定系统。 (二)功能要求: 1) 满足摩托车车架的水平/垂直/座垫疲劳测试; 2) 满足摩托车车架的水平/垂直/座垫极限强度测试; 3) 满足摩托车车架平叉的扭转刚度测试; 4) 测试方式:具有力值、位移等多种控制及测量方式; 5) 故障诊断:具有自动故障诊断辅助系统,该系统应具备故障信息历史记录功能,能判断故障的原因和位置,出现异常情况即刻停机; 6) 显示方式:数据和曲线随试验过程动态显示; 7) 数据库存储:具备数据库功能,记录加载力值、位移、时间等,试验过程数据可任意读取; 8) 数据对比:试验过程数据拟合曲线再分析,并与数据库内任意数据曲线进行对比; 9) 自定义工况:可编制各种自定义试验程序, 编辑方式为可视化控制,有用户自定义工况的功能,用户任意设定试验步数,试验工况点; 10) 工况接续:当试验中止后可以从中止点继续进行试验; 11) 试验报告:试验结束可自动提取原始记录生成表格及曲线,并自动生成试验报告(根据买方要求编制报告模版,如可设置取值间隔); 12) 输出格式:具有多种数据转换格式(如转换成PDF、EXCEL等); 13) 曲线绘制功能:具备力值&位移、力值&时间和位移&时间的曲线绘制功能。 14) 置零功能:位移和力值均具备绝对值手动与自动回零。 15) 标定系统:具备力值和位移系统标定功能(不用拆卸传感器)。 16) 抗干扰功能:必须具备抵抗杂波信号干扰的能力,保证传感器测试精度和稳定性; 17) 保护功能:超载保护,限位保护,过流、过压、超温保护。 (三)参数要求: 1) 样品尺寸:最大1700*450*1100mm 2) 工作范围: ① 水平:2500mm,前后可调; ② 垂直:1500mm,上下可调(加载系统位置)、调节行程:1000mm、 电动调节; 3) 加载最大行程:水平≥150mm、垂直≥250mm; 4) 加载力值范围:50~15000N; 5) 力值传感器精度:±1N; 6) 力值精度: ① 动态加载力波动范围控制在±50N范围内(1秒/次(单向),2秒/循环(双向)); ② 静态加载力波动范围控制在±20N范围内(加载速率0.5mm/秒); 7) 位移精度: ① 动态加载位移精度控制在0. 5mm范围内(1秒/次(单方向),2秒/循环(双向); ② 静态加载位移精度控制在±0.01mm范围内(加载速率0.5mm/秒); 8) 加载频率:位移30mm 1秒/次(单方向),2秒/循环(双向),频率可调(1~6秒/次); 9) 采样率:≥10Hz,可自定义设置;
批准: 会签: |
上一条信息: 车架疲劳试验台技术方案 下一条信息: CMDW-G系列微机控制弹簧试验机产品建议方案(高温版) |